优生与差生之间,差的绝不是智商,更多的是孩子的自制力和执行力!
美国斯坦福大学有一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:让一个4岁的孩子单独待在房间里,给他一颗棉花糖,告诉他,如果他能坚持15分钟不吃这颗棉花糖,会再给他一颗作为奖励。
门被关上之后,三分之二的孩子急不可耐地把棉花糖送进嘴里;有的孩子甚至“熬”了14分钟,最后还是功亏一篑。剩下三分之一的孩子度过了大概是有生以来最为艰难的15分钟,他们的表现令人忍俊不禁:有的拿起棉花糖,细细嗅闻它的香味;有的围着桌子走来走去;有的玩玩自己的裙子或裤子,遮眼、面壁、唱歌
10多年后,研究人员发现:等待时间越长的小孩长大后在处理挫折、专注、表达、逻辑和计划等方面的能力越高。因为,这些抵挡住棉花糖诱惑的孩子已经懂得了成功最重要的原则是“延迟享受”的能力——自制力。
在婴儿期,只要自己哭了,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。随着孩子长大,他想要的东西越来越多,需求也越来越大,孩子已经习惯父母无条件的给予,这个时候父母如果还是对孩子有求必应,则容易出现被孩子控制的局面,慢慢地,孩子就成了熊孩子。
为了破坏这种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,家长们首先要有自己的原则,你有了原则,孩子才会有自制力!
1、没有“下不为例”
家长总用很多不可否认的理由来不断满足孩子的要求,一次一次的降低自己底线,不忍心拒绝孩子,然后就用“下不为例”来提示孩子。你为了体现你理解孩子,你为了做一个孩子心中的好妈妈,你为了孩子不受委屈,为了让孩子知道“别人家有的东西我们家也买的起”……各种看似合理的理由,去点燃孩子的希望。你的下不为例就是在告诉孩子,永远都有下一次。学会对孩子说“不”,这就是最后一次,让他知道你有底线,你有规矩。
2、达到目标再表扬
尽管有一种孩子叫“别人家的孩子”,可是你依然打心底的爱自己身上掉下来的那块子肉,你觉得他已经做得可以点赞了,你觉得他每天都在长大,每天都在进步。你给孩子立了一个规矩,每天只玩手机半个小时,但是孩子每天都玩三个小时以上,在你的暴语相向下孩子今天少玩了五分钟,你就觉得人生圆满了,还说孩子真棒,可是你知道吗?或许也只是因为今天那局游戏提前结束了。给孩子立下一个规矩,请符合他能够做到的,没做到就是没做到,要承担结果,直到到达目标表扬也还来得及。
3、有一种原则叫“温和而坚定”
孩子总会犯点小错误,没有必要恶语相向,情绪激动的大声呵斥,咆哮中的“不可以”根本难以入耳。首先是坚定自己的立场,怎么都不可以改变。其次是无论孩子有什么情绪做什么事情,家长都要温和,不要失控。当孩子耍赖,犯错的时候,蹲下来,温和而坚定的告诉孩子哪里不对,应该怎么做,孩子才能get你的原则并不再挑战。
4、让孩子自己订计划书
为了让孩子有很强的自制力,你查各种百科全书,搜集各种万能资料,给孩子建立伟大的目标,夸张的计划书还明目张胆的张贴在孩子小屋的门上!你一个月都减不了20斤的肥肉,凭什么让孩子一下子不玩手机不碰平板?你的各种“不要”换成孩子自己写的“我要”或许更有效果。没有人同时做到很多事,不勉强孩子,一次只做一件事,没有其他的干扰更容易培养自制力。